中国海油好大胆:尝试“元宇宙+能源”


傻大黑粗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和高端大气白富美的元宇宙,可以结成一段姻缘吗?
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海油说:我们已入洞房——7月29日,中国海油“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在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中海油表示:“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将实现元宇宙核心关键技术与海洋油气能源应用场景结合,解决业务中对可视化、沈浸式、互动性的需求,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在中海油之前,也有能源企业涉足元宇宙,如冠德石油于年初推出能源行业的第一款元宇宙产品——“元油站”,壳牌喜力发布首款数字藏品,通过元宇宙强化品牌价值。不过这些对于元宇宙的应用,与中海油的目标相较,仍属浅尝。
一般来说,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如5G、AI、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沈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理论上,人们可以把线下的一切都复刻到线上,这也是元宇宙的终极状态。
在一个最终完整态的元宇宙中,能源必然也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场景。
元宇宙与能源的结合,能使能源行业运作得更加高效、清洁、经济,能提高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生产率和可持续性。元宇宙+能源还能准确判断能源需求,以最低成本提供精准的能源产品,形成新的能源商业模式。
例如在矿山领域,智能煤矿通过数字孪生对生产过程做到动态实时监控,实现井下少人、无人,在作业人员的安全得到保证、工作环境得到提升的同时,企业人力成本减少、效益提高。在电力领域,雄安新区的数字化主动电网在电网建设、调度运行、营销服务环节应用北斗技术,全时段精准预判清洁能源供应量,实现“水、电、气、热、冷”多能调度、智慧管控,清洁能源100%消纳。在石油领域,一些数字化工厂的产品和设备已在国内多家石油和化工企业推广应用,例如在井筒内安装传感器,参照传感器产生的数据,优化油气生产策略,提高油气产量;让机器人检修水下设备、油气管道、油气储罐;运用无人机监测管道或人工难以到达的地区。
无论是数字孪生矿山、数字电网,还是石油元宇宙,这些都只是元宇宙的初期预告。
尽管元宇宙的概念热度迅速飙升,但其距离理想状态尚需假以时日。
元宇宙概念的火爆,有资本推波助澜的因素。从2021年诞生开始,就伴随着资本炒作。短时间内,多家打着元宇宙概念的公司竞相成立,有的甚至制造噱头,吸引资本主义力。有鉴于此,需要对元宇宙的本质、技术、功用,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目前,元宇宙还是一件昂贵的事物。元宇宙实现的硬件条件、网络环境等尚不成熟与匹配。构建终极元宇宙的关键技术如算力、平台、网络建设等仍需要长时间完善和高成本投入。能源企业进行元宇宙尝试,需要一定的耐心,正视新事物的长远价值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差距。
元宇宙帮助能源的同时也消耗能源。“还有什么能阻挡元宇宙时代的到来?”答案很简单:断电。在有限的能源供给面前,元宇宙其实很脆弱。维持元宇宙基础设施运作,需要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而在无法实现清洁能源稳定充足供给前,元宇宙略显遥远。
元宇宙究竟距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表示,从目前的算力条件、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元宇宙基本场景的实现大概需要10-20年的时间。
但元宇宙迟早要来。这次中海油成立“元宇宙能源创新工作室”,发出了明确的能源与元宇宙结合的信号。谁能想象,10年之后,元宇宙中的能源最终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